返回首页 > 位置: 高考网 > 山阳县 > 正文

2011年山阳县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2023/9/7 22:03:08 浏览:

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城镇增容”三大目标,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药业兴县、旅游活县”四大战略,落实“开放带动、产业带动、项目带动”三大举措,抓好“农业产业开发、工业经济发展、重大项目建设、旅游和水力资源开发、城镇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六件大事,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科技创新、统筹城乡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建设绿色、现代、和谐、奋进新山阳,为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到2015年的主要目标是:主要指标实现“六个翻番”,即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翻一番。全县生产总值达到95亿元、年均增长15%,工业总产值达到90亿元、年均增长28.5%,财政总收入达到5亿元、年均增长17.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7亿元、年均增长1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80亿元、年均增长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万元、年均增长15.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年均增长16.7%。

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坚持加快发展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结合,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结合,坚持鼓励创业与推动创新相结合,坚持开发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坚持统筹兼顾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富民与强县相结合。

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扶持壮大矿产开发、医药化工、建筑建材、农产加工、绿色能源开发五大支柱产业,着力打造区域产业品牌。加快建设钒镁产业集群,重点培植产值超40亿元的钒业集群、产值超15亿元的镁业集群和产值超10亿元的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到2015年,使钒生产能力达到2万吨以上,金属镁、镁合金等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初步实现打造“中国钒都”目标。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好“一区两园”,到2015年,入园企业达到40家以上,产值75亿元左右。到“十二五”末,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份额达到30%。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总抓手,以“四改三建”为基础,加强农田水利、安全饮水、农村沼气、改水改厕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新村镇建设。实施深山危居整体搬迁工程,用10年时间搬迁18.3万人。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发展工业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基地化、科技化、标准化转变。实施农民增收八大工程,进一步优化农民增收结构。到201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

——强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抓住“大秦岭”生态旅游发展机遇,大力实施“旅游活县”战略,深度开发天竺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月亮洞省级风景名胜区、漫川古镇和金钱河百里生态旅游长廊,打造“一环两轴”精品旅游线路,发展旅游配套服务和旅游商品,打造特色区域旅游文化,强化旅游宣传推介,天竺山、月亮洞分别争创4A、3A景区。到2015年,实现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亿元,积极争创全国旅游强县。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产业支撑、统筹协调、以人为本、机制创新”的原则,充分利用山、水、林这一特色和优势,精心规划和建设城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功能,提升城镇化水平,完成省级卫生县城创建任务,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主体、以重点镇为支撑、以中心村为基础的全县城镇一体化格局,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富有特色的山水园林宜居城市。

——强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以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为依托、以县镇公路为骨架、以镇村公路为脉络的区域格局,完善路网结构,形成境内“一纵二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和“一环六纵九出境”的主干公路次骨架网络。不断优化电网结构,建设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加速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统一高效的信息网络体系。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预警应对机制,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跟进发展积极融入关天经济区,重点加强产业、市场、功能、人才等领域的合作与对接,统筹安排项目、企业、产业和园区的规划建设,打造关天经济区内重要现代材料基地、优质绿色食品基地、秦岭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现代中药基地。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总抓手,“十二五”累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75亿元。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商品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等各类市场一体化发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坚持把生态建设放在首要地位,继续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十二五”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0%,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提高到80%。以建立循环型企业、循环型产业、循环型经济为重点,构筑循环经济框架。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加强工业“三废”治理,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到2015年,全县耕地面积保持在4.3万公顷。按照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和经济发展需要,对全县矿产资源开发进行分区保护,做到合理开发、高效利用。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加大民生工程建设投入,今后五年财政增收部分主要用于民生领域,努力做到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相适应,让山阳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实现教育强县目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预防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城镇一体化。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持续推进平安创建工作,大力实施“六五”普法,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十二五”发展蓝图已经绘就,任务艰巨,工作繁重。我们坚信,到“十二五”末,我县经济实力将明显增强,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基本均等,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一个农村欣欣向荣、城镇充满活力、社会更加和谐的新山阳将呈现在我们面前!

三、全面做好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对于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7.5亿元,增长15%。工业总产值达到33.4亿元,增长30%。农业总产值达到14.7亿元,增长6.3%。财政总收入完成2.7亿元,增长20.0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8亿元,增长20.13%。农民人均纯收入4430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60元,增长18%。粮食总产稳定在10万吨。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同口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亿元,增长1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增率控制在5‰以内,万元GDp能耗降低3.5%。实现上述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八项重点工作: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坚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大力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全方位调整,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全面优化三产结构。认真贯彻《陕南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强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行秸秆综合利用,扩大户用沼气和养殖小区沼气规模,做高做优一产;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支持山阳县工业园区和中村钒业产业集群区发展低碳和循环经济,加快发展新型环保产业,做大做强二产;大力发展以旅游、金融、物流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和信息、保险、房地产等新兴产业,做优做特三产。

不断扩大消费需求。以“强基础、扩内需”为目标,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积极开发以旅游休闲为主的消费业态,稳步扩大住房等消费,积极推进服务方式现代化,加快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健全城镇一体的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拉动消费进一步增长。全面推进“家电下乡”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抓好隆昌商厦、金叶大厦、农产品交易市场等商贸项目实施,壮大商贸经济。加强市场监督管理,确保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合理区间。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坚持“非禁即入”原则,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引导支持生产要素向非公企业聚集。大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支持个体创业者加快发展,支持本县在外企业家回山阳投资创业,支持农村能人创办企业,全年发展私营企业50家、个体工商户450户,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2.4亿元,增长20%。

(二)夯实三农工作基础,推进农田水利和现代农业建设

按照“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的总体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推进农村改革创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抓好农业基础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以“夺省杯、创国优”为目标,积极实施二期“丹治”、退耕还林口粮田、水毁河堤修复、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落实防汛减灾非工程措施,抓好一期“丹治”工程竣工验收和二期“丹治”项目建设,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50平方公里。启动高坝、天竺山、十里、色河、板岩、宽坪6个镇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和银花河、马滩河堤防工程建设项目,新修改造基本口粮田1.5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00亩。积极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完成省农业综合开发二期建设任务。抓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快立项和实施县级土地占补平衡项目,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全年完成土地开发治理1.65万亩。启动实施国家二期天然林保护工程,继续抓好荒山造林、飞播造林、退耕还林等工程实施,加快重点区域绿化,全年完成绿化造林4.4万亩、森林资源管护419万亩。加快农业有害生物预警控制区域站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示范县项目建设进度,新建农村太阳灶、节能灶各2500个,户用沼气池2000口,养殖小区及联户沼气工程20个,村级信息服务点达到200个。

抓好主导产业发展。继续按照“一抓核桃、二抓劳务、三抓畜牧、四抓药业、五抓蔬菜、六抓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以145个“一村一品”示范村为重点,加快“果、畜、药、茶、特色农产品”五大种养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全年新建良种核桃园5万亩、板栗园0.5万亩、茶园0.5万亩,实施核桃板栗嫁接改造4万亩(核桃2万亩,板栗2万亩)、经济林科管10万亩。新建以“五大商药”和黄姜为主的药源基地4万亩,新建规范化药源示范基地10个。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5个、养殖专业村10个(其中万头生猪示范村5个),发展养殖大场大户200户,全县猪、牛、羊、禽分别发展到40万头、1.83万头、22.5万只、230万只,肉蛋产量达到3.6万吨,完成无公害畜产品认证2个。新发展九眼莲1000亩、设施蔬菜1000亩、魔芋2000亩,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5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10万吨。加强粮食储备管理,确保粮食安全。

抓好农民增收工作。大力实施农民增收八大工程,加快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流通服务和乡村旅游为主的二三产业,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加快农民工回乡创业示范县创建步伐,大力开展劳务输出示范镇创建活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全年完成农民工技能培训5.4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10万人次,创收10亿元。抓住我县被列为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机遇,大力实施村级公益项目,及时兑现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gaokao.ljyz.com.cn 高考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