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某高考考点外,挤得人山人海的送考家长。那时的人们衣着朴素,妈妈们还没有穿旗袍的习俗。资料图片
好唏嘘啊,参加高考报道已经15年了。
头一天,我满世界给杭城高中的校长和老师们打电话,想打听下有啥特别的送考安排,收集采访素材。得到的回复基本都是:平静送考。
有个校长琢磨半天,回了一条微信:“正常早读晚自修直到6月6日下午,无活动无励志一切照常,唯一口号:把高考当周考。算不算特别?”
恢复高考40多年,从当年“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到如今的“新高考”,从各考点的人山人海,到如今陪考家长越来越少,日渐冷清,折射的是高考生态和社会环境的变迁。
有人形容,如今的高考就像过年,记忆中的味道一年淡似一年。
的确。从校长、老师、家长到考生,他们越来越淡定从容。不淡定的,反而是像我这样的老记者。
高考首日,我能采访谁?
今年浙江的32万高考生,应该是幸福的。高考首日,大部分天气给力,交通给力,连作文题都给力——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开放式的命题,富含人生哲理,相信每位考生都有很多话可说。
但作为一名记者,就没这么幸运了,差点面临无题可写的窘境。
昨天一大早赴考点蹲点之前,我相当忐忑,不知道拿什么高考故事跟读者交差。自从浙江实施新高考,高考现场日趋冷清,陪考家长越来越少,找几个采访对象都不容易。
这是我在高考考场外连续蹲点采访15年的最大感受。
早上7点40分到达杭高贡院校区考点时,门口的交警、志愿者和媒体记者的人数加起来,比考生和家长还多。一位同行告诉我,他早上6点40分来的,悲催地发现一个考生和家长都没有。
2011年高考首日下暴雨,考点外都是打伞的家长,十分壮观。本报记者吴煌摄
如今的考生和家长,远比大家想象中的淡定。
语文考试的开考时间是上午9点,考生8点30分进考场,校门更是一早就能进。结果等到8点15分,才在杭高门口看到第一波进考点的高峰,比早几年至少晚了15分钟。有几个考生,直到8点40分才缓缓走来,看他们闲庭信步的样子,围观群众都急了。
一位送考妈妈在旁边吐槽说,今年考生都这样,女儿睡到早上7点,她去催了才起床。一家人折腾到7点30分出门,女儿一路上还不停拜托爸爸车开慢点,因为这样可以在车上再睡会儿。反正现在高考只剩三门课,不着急……
考生的淡定,显然影响到了家长。恰逢端午小长假,今年送考家长相比前两年还要多些——毕竟大家都放假嘛,有空。但多数爸妈目送孩子进入考点后,便回家准备午饭了,滞留现场的寥寥无几,要么是家里太远,准备在考点外等孩子交卷出来,要么就是被记者拉住了采访。
我亲眼看到一位穿旗袍的妈妈,在20分钟内至少接受了三拨采访。
在考点外,有故事的采访对象,竟成了“稀缺品”。
考点外冷冷清清,等在那里的应急车队的几位志愿者司机,都有点百无聊赖,开始找认识的记者聊天。有位师傅做志愿者多年,他跟我唠叨当年送考的盛大场面。
以前年年都有考生忘带准考证,他们载着一路飞奔回家取的事。“这两年这种事少了,我们都快失业了。”这位师傅打趣说。
倒不是说近些年这样的马大哈没了,而是相关部门为方便考生出台了许多人性化措施。比如,允许忘带准考证的考生先进考场考试,家长可直接去考试院补办,在考试结束前拿到准考证赶回即可。
我印象最深的场景,是2013年。那年高考首日,下了场大雨,各考点门口又是人又是伞,看起来格外壮观。那年是浙江异地高考实施的第一年,首批受益的984名外地考生和他们的家人也在送考人群中。
我对那一年高考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两件事:一件遗憾,一件暖心。
遗憾的是,因为暴雨难行,在杭州人民职校考点,一名男生9点23分才赶到,无法进考场。这是我报道高考15年来,杭城唯一一个因迟到而错过考试的考生。
暖心的是,因为大雨,无数考生和送考家长衣服、鞋子都湿透了。许多家长仔细替孩子擦去脸上的雨水,甚至转身回家为孩子拿替换的衣服鞋子。余杭高级中学一名高三男生,却悄悄掏出一双帆布鞋,递给陪考的老爸,让他赶紧换上。
昨天,我在考点外留心了许久,发现一直很忙碌的只剩下交警,一边要指挥交通,一边要为考生开道。
几年前,他们喊的大抵都是:“家长们,请往两边让一让。”这两年已经变成了:“各位记者朋友,请不要站到马路上挡路。”
杭州下城区交警大队庆春中队的肖警官,昨天一大早就到杭高贡院校区考点外执勤。早已见惯高考送考场面的他说:“这几年突发状况越来越少,最近一次接到高考突发任务,还是在2016年。”
那天下午,一名考生大概因为午睡刚醒有点懵,到了考点门口才发现考试用具没带,当时距离开考还有20来分钟,他家住在教工路。肖警官的一名同事赶紧骑车载上他回家去取,最后在开考铃响之前送这名学生进了考场。
为啥如今高考氛围越来越淡呢?新高考是主要原因。
原来语、数、外、文综或理综,想上第一批高校的优秀生还有自选模块,5场考试涉及6门课,要考3天,考试内容多,时间长,影响面和关注程度自然大得多。现在3门选考科目已经提前有了着落,6月高考只剩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考生的压力自然轻了。何况有过选考的经历,相当于是小高考,考生对于高考这件事,已经习以为常。
昨天上午,我遇到一位刚保送杭十四中的男生,今年9月才读高一,说是专程来感受高考氛围的,结果有点小失落又有点小确幸:“高考原来没想象中那么紧张啊,那三年后我也不慌了。”
另一个原因是,这些年来,高考录取率稳步上升,2018年已经达到93.02%,浙江学子的升学路越来越宽,而且国内国外都可以选,许多国外学校都承认高考成绩。
看来看去,唯一年年有新花样的就是高考助威团。大约七八年前,我在学军中学西溪校区考点外,采访到一对穿红衣服的母女,说这是专门挑选的战袍,就为讨个好彩头。她们还告诉我,因为某个运动品牌的标志像“√”,表示正确,大受考生欢迎。这条消息后来成了高考热门新闻。现在,红色已经是送考老师的服装标配,送考的妈妈们穿红色旗袍的越来越多,表示“旗开得胜”。
今年还加了一件吉祥物:粽子,寓意“高中”。
高考助威团的加油口号更是花样百出。今年我觉得最有趣也最有力的一句是:高考,盘他!
所以,各位考生,今天请继续加油盘他!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句话:轻松,不轻松,都要进考场。有答案的考试,都不算难事。也送给所有为了未来努力的年轻人。
文章来源于:http://gaokao.ljyz.com.cn 高考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