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9-6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时值第39个教师节,也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的第一个教师节。9月5日,官渡区教育体育系统举行2023年教师节庆祝活动。
官渡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德鸿为活动致辞,并为官渡教育高质量发展集体和个人颁奖。104个集体(含教研团队、特别贡献团队)、576名教职工、32名优秀学生、10名最美家长受到表扬和鼓励。
近年来,官渡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立德树人,以增量扩优为目标,以提升质量为核心,在持续推动官渡由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转变的征途上,迈出坚定步伐,交出温暖答卷。
教育支出居全省首位
6年投入超93亿元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官渡区委、区政府深知,只有加快建设教育强区,才能为建设经济发展强区、人才强区涵养源头活水。
近年来,官渡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切实做到财政资金优先保障、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投入始终保持增长。10年来,官渡区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拨款居全省之首,2016年至2022年,官渡区教育经费达93.02亿元;仅近3年,累计投入教育经费就达54亿元,年均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8%。2023年以来,官渡区已经累计投入资金15.94亿元。
官渡区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区,全区教育经费支出、在校学生人数、教师数量均居全省各县(市)区首位,而在教育投入方面的高位统筹、高起点谋划,也为官渡区的承压奋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目前,官渡区常住人口162.31万、市场主体34.22万,是中国百强区,是昆明城市新中心,是“云岭第一区”。作为全市乃至全省对外开放的门户、综合交通枢纽和主要货品集散地,官渡区正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里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热土,无数向往美好生活的群众来到这片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土地,奋斗打拼,数十万青少年跟随父母到官渡安家、就读,这也使得官渡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常年稳居全市之首,占比达56%。
为了让适龄学生享受公平优质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官渡区砥砺奋进、排除万难,先后保障28.42万名随迁子女到公办学校就读,并累计投入5624万元向优质民办学校购买学位,保障2.95万名随迁子女,就近就读民办学校享受优质教育。
关锁中心学校三(19)班学生晋恺伦的父母在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做生意,3年前他和父母一起走进关锁中心学校时,惊喜之情溢于言表,没有想到家附近有一所这么大、这么漂亮的学校。在今年9月的开学典礼上,晋恺伦带来了自己设计制作的航天帽,精巧的设计,在学校的科技展上被同学和老师围观、点赞。他说,是学校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了自己的科学兴趣,启迪了自己的科技梦想。
2023年,官渡区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达9.9万名,占在校生总数的68%,官渡区顶住压力、迎难而上,让申请就读初中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00%到公办学校就读;申请就读小学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00%享受公费学位。官渡区用实际行动,真正践行着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
持续扩大教育资源供给
累计新增优质学位5万余个
8月13日,官渡区举行云大附中星耀学校高中部交接仪式,秋季学期已投入使用,提供2400余个优质学位;8月21日,关一小教育集团关上实验学校关岭校区移交给官渡区教育体育局,能吸纳1900多名孩子在此就读;8月28日,官渡区金马小学新校址正式投入使用,将提供1600余个优质小学学位;巫家坝区域小学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建成后将提供1620个学位及配套生活设施,缓解区域就学压力……4所学校共提供了7500余个优质学位。官渡区持续补齐民生短板,落实好《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不断优化全区教育资源配置与合理布局,持续增量扩优,多渠道、多主体筹措资金,持续扩大教育资源供给量,不断改善老旧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提升学校硬件水平。
官渡区的老百姓发现,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了。
陶雨琦的老家在昭通,她现在就读于西南大学官渡实验学校,在她的眼里,学校是五彩的、是充满芳香的:春天有白的、粉的玉兰飘香,夏天有嫩绿的、深绿的香樟与三角梅相映成趣,秋天有淡黄的桂花散发若有若无的芬芳,冬天有爬山虎在悄悄生长。课前三分钟同学们的精彩展示、课堂上老师的激情满满、课后丰富有趣的三点半课程……学校是活力四射的。在校的4年里,她不仅收获了知识,收获了自信,还收获了老师的爱。
近年来,官渡区以“三名”工程为抓手,先后引进西南大学官渡实验学校、上海师范大学官渡实验学校等4所省外名校落户官渡,引进云大附中星耀学校、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官渡学校等8所省市名校入驻官渡,引入学校数量居全市之首,全区优质教育资源快速扩容。
“我的眼睛一刻也不愿从她身上移开!”说话的是官渡区金马小学三(1)班学生马瑜,“她”是指自己的新学校。金马小学新校址的启用,让马瑜和伙伴们都非常激动,他们每天回到家,都要跟爸爸妈妈讲述新学校漂亮的校舍、开阔的操场、高大的体育馆、宽阔的走廊、功能齐全的专用教室……
官渡教育体育系统持续实施增量扩优工程,增强教育硬实力,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教育布局更加优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满足了老百姓家门口上好学的朴实心愿。
2018年至今,官渡区共新建、改扩建学校31所,累计新增优质学位53030个。
科学推进集团化办学
教育教学质量创历史新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官渡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了争当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排头兵的历史重任,李德鸿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
《中共昆明市官渡区委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关于对官渡区教育体育局进行通报表扬的通知》显示,2023年官渡区高考生,考入一本院校的学生比例同比上涨了16.21%,创历史新高,而且是全市比例提高最多的一个区;考入一级完中的学生比例同比提高了3.4%,顺利完成了既定目标。成绩的取得,是全区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推动官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一步。通报表扬提振了所有官渡教育人的信心。
因为深知质量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官渡区教育体育局以学有优教为重点,深入推进教学质量提升、教育体育服务增效。
官渡区从实施集团化办学、推行“双新”课程方案、落实教学方式变革、实施教学评价牵引、推进专业支撑与数字赋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6个行动入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教育集团遍地开花。2022年,包括官渡区第一中学教育集团、官渡区第二中学教育集团在内的4个教育集团成立。到今年,官渡区教育集团的数量已增加到10个。
10个教育集团核心校统筹指导成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轮岗、交流推动骨干教师内部流动,通过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等,优化集团内部教师成长路径,整体提升教师队伍质量,推动官渡区教育优质均衡特色化发展。
如今,官渡区已经打开区域学校集团化办学新局面,充分发挥出了集团化办学在引领、辐射优质资源方面的重要功能,并仍在不断优化集团化办学规划布局,培育孵化优质教育集团,探索多种集团化办学模式,加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力度,满足更多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与盼望。
中高考两项成绩均创历史新高,离不开官渡教育人辛勤的汗水和忘我的付出,更离不开官渡区的顶层设计。例如,官渡区率先在全区高中学校成立“双新”集体备课团队,遴选数十名在高中教学领域有深入研究且教学成绩优异的优秀教师为备课团队负责人,针对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坚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把国家统一制定的育人“蓝图”细化为学校的育人“施工图”,提出困难问题破解之策。
官渡区第二中学有语文和英文两个“双新”集体备课组,每次集体备课,区域内的学校老师都来参与。几个月后,官渡区第二中学校长陈林发现,集体备课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课堂变革、提升课堂效率、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效果显著。在2023年举办的昆明市高一、高二、高三新课程课题教学竞赛中,官渡区获得一等奖38人次,二等奖47人次,三等奖22人次。
精准研训开出“教学处方”
“质量提升年”成效显著
为了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让老百姓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官渡区教育体育局实施网格化管理,精准服务各校园。
“教研员又来开处方了!”这里的处方是教学处方,官渡区教师进修学校会不定时到学校进行蹲点调研,为期3—5天,各学科教研员通过班级集体听课、学科听课、跨学科听课等方式,集中“把脉问诊”,对学校质量管理全要素进行观察、诊断、分析,因地制宜为学校开出“教学处方”,并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让教育同行竖起大拇指的,不只是官渡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的务实和认真,还有智慧研训系统。官渡区科研品牌创建卓有成效,智慧研训在全省独树一帜,不少省内县(市)区及省外教育人相继来到古韵官渡,走进官渡区教师进修学校观摩学习。
2022年,官渡区“1+N+X”智慧研训获中国数据生产力大赛银奖。这是官渡区抓实新课程改革的产物,最终指向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官渡区教师进修学校充分发挥教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领航作用,聚焦“课程、教学、作业、考试、评价”等关键环节,采用数字化手段,研发了数字化课堂观察诊断分析系统、数字化学业质量评价系统、数字化新高考走班选课分析诊断系统、数字化过程性质量监测分析系统等,对全区学校进行分类星级评价和增量评价,综合评估学校教育质量,让评价更加精准客观了;利用大数据和数字化技术,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突出学科实践性,保障学习真实发生,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更有质量了。
经过不懈努力、上下求索,官渡区先后获得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优秀组织奖、昆明市“两基”工作先进单位、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年初的开学工作会上,官渡区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区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竞元为全年教育体育系统工作定了调:持续打造“三个年”,即“教育资源扩优年”“教学质量提升年”“教体服务提质年”。如今时至金
文章来源于:http://gaokao.ljyz.com.cn 高考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