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金昌,骄阳似火,万物蓬勃,处处洋溢着激情与活力。
近日,金昌市又一家新能源电池生产企业——甘肃金宏翔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正式生产下线,标志着金昌市新能源电池生产能力达到50万支,成为河西走廊最大的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
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甘肃金宏翔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全自动生产线上,一节节型号为18650的锂离子电池经过辊压、分切、卷绕、注液等10多道工序后,顺利生产下线。工作人员正在对电池进行容量、内阻、电流等关键指标的测试,为电池顺利出厂装车做最后的准备。
“我们这条生产线的产能是25万支/天,之所以生产效率这么高,是因为我们采用的是国内电池行业领先的全自动上料的柔性生产线,它能无缝衔接卷绕和入壳两个工序,实现卷芯的自动抓取,每次抓取卷芯16颗,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产效率,还能够节约人力成本7-8人。”甘肃金宏翔新能源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部长凌安璋表示。
围绕镍钴锰酸锂、磷酸铁锂电池制造及原辅材料生产,金昌市抓住链条关键节点,突出引进补链项目,打通新能源电池上下游产业,壮大新能源及新能源电池千亿产业链,推动形成互融共促的新能源产业生态。“我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园林工具、小家电、电动自行车等领域,生产产能目前是每天25万支。第二条25万支生产线的设备已经申购到位。预计今年年底将实现50万支18650圆柱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和销售。”甘肃金宏翔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梅鹏成说。
随着甘肃金宏翔新能源有限公司第二条生产线的建成投运,预计到今年年底,金昌新能源电池生产能力将突破每天75万支。
目前,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总投资323.16亿元的30个新能源电池及电池材料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项目建成后,新能源电池所需的35种原、辅材料本地供给率可达80%以上,金昌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将全面贯通。
金川河奔涌,诉说厚重发展故事。
龙首山耸立,见证壮美奋进征程。
金昌缘矿兴企、因企设市,地处河西走廊中段,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拥有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硫化铜镍矿床——金川矿山,铂、钯、锇、铱、钌、铑等稀贵金属储量居全国之首。因盛产镍被誉为“中国镍都”,1958年,一大批建设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赴金昌,开启镍矿开采的历程,一举改变了我国缺镍少钴的历史。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地处金昌市的金川集团已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镍钴生产基地、铂族金属提炼中心和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铜生产企业,位列“世界500强”第289位。镍产量全球第三,钴产量全球第四。铂族金属产量全国第一,铜产量全国第四。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金昌牢牢抓住金川集团这个最大“龙头”,深化市企融合一体化发展,着力培育提升“2+4”现代化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结构优化、功能完善、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运行量质齐升,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1%。从行业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2.8%。从企业效益看,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5.8亿元,增长30.2%。数据的背后,是金昌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更是全市上下一盘棋、共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高质量发展根基在实体,支撑在产业,落点在一个个具体项目上。
走进金川铜冶炼工艺技术提升项目建设现场,举目所见,塔吊林立、车辆穿梭、机器轰鸣,工人抢工期、抓进度,处处洋溢着大干快上的奋进热潮。
该项目由金川集团投资57.52亿元建设,项目从去年5月开工,建成后,每年可处理混合铜精矿153万吨,年产铜阳极板35.78万吨,年产值达到260亿元。
金川集团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哓波说,这条国内最先进的三联炉生产线建成后,将彻底解决铜合成炉系统难以处理高杂含贵金属原料的瓶颈问题,为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链长远发展提供坚实支撑。由于与永昌县河西堡工业园区内耗酸、耗汽化工项目毗邻而建,该项目还可以为园区的化工企业就近提供硫酸、蒸汽等大量原材料,为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群效应,打造完备的铜加工产业链、化工产业链和贵金属产业链提供了条件。
金川集团新能源建设项目东突西进。据了解,金泰电力公司为金川集团控股新能源企业,所属东大滩20万千瓦光伏电站于2013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并于当年底全部并网发电,年均发电3亿千瓦时,实际年发电量2.5亿千瓦时-2.8亿千瓦时。
东大滩30万千瓦光伏电站,紧邻金泰电力公司东大滩20万千瓦光伏电站,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光伏发电系统以及相应的配套并网设施。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拟建设风电15万千瓦、光伏25万千瓦、储能80MW/160MWh。项目正进行可研设计,各项合规手续同步办理,力争下半年开工建设。
探索发展“光伏+”新业态。在金川集团采矿区、尾矿库等用地叠加“光伏+”效应,探索“一地两用”集约发展模式,立体推进“光伏+农业”“矿区风光一体化”“光伏+尾矿生态治理”等应用场景类项目。目前,东大滩30万千瓦光伏电站已开展“光伏+农业”试点。
产业为纲,项目为王。今年以来,金昌市10万吨动力电池用硫酸镍、2万吨高精电子铜带二期、25万只锂离子电池等项目已投产见效,4座330千伏汇集升压站并网投运,韩家峡水库建成蓄水,永昌县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获省发改委批复。一大批重大项目加速落地,一个个重点项目铆足劲、拉满弓,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布局得当,硕果喜人。上半年,金昌市成功举办新能源电池领域科技成果对接会、紫金云·算力大会,“甘肃永昌苜蓿科技小院”和“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金昌综合试验站”挂牌运行,全省首个“科创贷”信贷产品落地金昌,金川集团镍盐公司成为省内唯一入选全国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
产业大潮,澎湃金川。在镍都大地,一幅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不断迈向中高端的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宏图已跃然纸上。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作为工业大市,金昌如何走好、走稳乡村振兴之路?
盛世话丰年——
走进金川区宁远堡镇宁远村,金黄的麦田里麦浪滚滚,微垂的麦穗颗粒饱满,长势喜人,四台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在轰鸣声中,麦穗被卷入收割机“腹”中进行脱粒,待收割机“满腹”后,一股股麦流从出粮口倾泻而下,装入运输车中,看着丰收的小麦,农户们的脸上流露出喜悦之情。今年,金川区小麦的种植面积达到3.52万亩,产量预计在1.5万吨以上。
产业结硕果——
乡村振兴,产业要先行。而这早已是金昌振兴发展的题中之义。
阔步走在金昌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朝气蓬勃、风景正好,处处皆是农业产业的累累硕果——
实施菜草畜产业链重点项目36个,打造蔬菜、奶牛产业等省级示范点11个,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电商等新业态,宁远堡镇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永昌胡萝卜获22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农村建设展新姿——
走进永昌县焦家庄镇梅家寺村,只见一条条柏油路干净整洁,新建设的院落错落有致,屋内窗明几净。过去垃圾乱扔乱倒、柴草堆或土堆随意堆积、围墙圈棚乱搭乱建的现象都已不见踪影。
梅家寺村的变化,只是金昌乡村建设行动的一个缩影。金昌大力实施乡村建设攻坚行动,29个示范村建设任务顺利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等项目有序推进。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1344”行动、美丽庭院创建评选活动,拆除废旧房屋1823院,开工建设1070座,风貌改造2009院,新建卫生户厕875座,农村整体面貌持续改善。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持续推动移风易俗,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
城乡融合新气象——
徜徉金昌大地,城与乡宛如一枝并蒂莲,花开两处各芬芳:城区内,高楼林立设施齐全,城市品质功能正加速升级;乡村里,村容村貌整洁美观,大道如砥四通八达,一个个幸福新村正蓄势崛起。“现在的生活,和城里没什么两样!”家住金川区宁远堡镇白家嘴村的贾登年老人不由得感慨道。
今年以来,金昌市围绕统筹推进城乡空间、产业、生态、公共服务、文明创建、社会治理“六融一体”,实施年度重点项目238项,建立城乡融合发展学院,设立总规模10亿元、一期2亿元的城乡融合发展基金,组织212家企业开展链主企业带镇、龙头企业带村行动,实现乡镇和行政村全覆盖,探索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五融一体”村居融合改革和城乡公交一体化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
希望的田野上,种子已经萌发新芽;勤劳的双手中,财富正在不断积累。踏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强力节拍,金昌全力推动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的信心满满。
最是情怀动人心,最是笃行砺初心。只有聚焦人民群众的所愿所望,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真诚支持。
金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更多有力度有温度举措,落实更多暖民心惠民生行动,稳稳地托起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幸福,源于平静充实。
日头初升,晨曦的柔光唤醒睡梦中的年轻人,他们将奔赴不同的工作岗位度过忙碌而充实的一天;路上的孩子嬉笑玩闹着向学校走去;早起的老人在健身广场锻炼完毕,拿起手机随手记录下身边的人和事。镜头下的金昌,天高云淡、街道整洁、民居敞亮……
今年以来,金昌认真抓好省市排列的民生实事,新增城镇就业6068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8.01万人。深入推进教育“五好工程”,高考本科上线率75.93%、较去年提升2.21个百分点。加快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启动市人民医院三甲医院创建工作,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争创全国婴幼儿照护示范城市,全省首个公办高标准托育服务中心建成投运。稳步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保障标准、托育示范城市、市人民医院三甲医院创建工作,降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报销门槛,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保障标准,扎实开展“结对帮扶行动”和“爱心社会建设行动”,2219名党员干部与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困家庭精准结对,暖心关怀、积极救助、纾困解难,在奉献爱心中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增进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力实施“微改造、小工程”民生项目77个,扎实推进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给排水管
文章来源于:http://gaokao.ljyz.com.cn 高考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