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高考网 > 芦山县 > 正文

他们,刻录芦山的重生

日期:2023/7/27 0:20:29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0-07-14

他们,刻录芦山的重生2014年04月20日00时00分来源:四川日报【字体:大中小】去年今日,发生在雅安市芦山县的7级强烈地震,让国人揪心。“雅安挺住”、“天佑芦山”传递无疆大爱。

今年此时,历经365个“白加黑”、“5+2”昼夜不舍的重建,芦山于破碎中新生,在坚强中崛起。

一个又一个奇迹,是由人来创造、完成的;一个又一个新家园的图景,是靠人们心手相连、互帮互助从纸上变成了现实。

记录他们,记录他们的思想情感,为芦山的这一年做好标记,这是本报选择12位月度人物的初衷,也是对他们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精神的敬礼!

2013年4月

那次挺进是一辈子的回忆

——记宝兴县大溪乡政府安全生产办公室工作人员毕伟

“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一天”,毕伟回忆起一年前的今天——2013年4月20日,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宝兴县受灾严重,大量伤员需要医疗救助,可整个宝兴县通讯、交通全部中断,灾情无法送出。宝兴人急,县外为宝兴担忧的人更急。

告急!告急!宝兴县城、灵关镇、大溪乡100%房屋受损,全县食品仅能维持两天,急需医疗救助和大量物资。犹如“孤岛”的宝兴,如何将灾情送出去?

指挥部经过短暂商议,将受灾信息用防水的油纸袋装好,把送灾情出去这个重要任务交给了曾经在部队当过兵的毕伟和两位公安干警。

余震不断,道路被中断,靠近路边的河道上,都不断有飞石落下,怎么办?

走水路。

在大溪乡罗家村一组,村民找来了两条宽1.5米、长5米的木船。当日,河水湍急,河内乱石遍布,四名有经验的村民十分小心,在河道上左避右让。可走了不到3公里,因水流太急,小船实在无法前行。此时的毕伟也顾不上危险,和两名公安干警爬到岸边,硬是冒着飞石,徒步四个多小时,第一时间将灾情信息送到了位于芦山县的抗震救灾总指挥部。

收到灾情后,总指挥部安排了四百多人的医疗和特警队,在毕伟的带领下,经天全县徒步,于第二天凌晨五点,成功挺进宝兴。

如今,毕伟在灾后重建中负责联系大溪乡罗家村。罗家村农房全部受损,灾后重建任务很重,毕伟随时要协调各种矛盾,还要帮助村民们解决重建中的许多困难,很多时候甚至工作到凌晨。“地震带给乡亲们这么大的伤害,他们搞重建很不容易,相比之下,我受这点苦不算啥。”毕伟说。(本报记者游飞)

2013年5月

带着对妈妈的思念生活

——记芦山县宝盛乡卫生院护士张艺川

4月11日,阴历三月十二,是张艺川23岁的生日。她像往常一样在宝盛乡卫生所忙碌着,只有爸爸打了个电话说生日快乐,并没有其他特殊安排,“不愿过生日,怕勾起伤心事。”

去年张艺川的生日换算成阳历是4月21日,而就在生日的前一天,妈妈在地震中不幸离世。

地震发生时,张艺川是芦山县医院的实习护士,正在外科病房值班。随着大量伤员被送到医院。忙碌之中,张艺川收到了妈妈的噩耗。她迅速回到龙门乡隆兴村的家中。看到妈妈躺在路边,身上盖着一块布,张艺川才意识到:妈妈不在了。

守在妈妈身边仅十几分钟,张艺川咬咬牙,决定赶回医院。在路边拦下一辆面包车,奔回医院,张艺川继续投入伤员的救助中。

震后不久,5月,张艺川受邀到北京参加国际护士节护理大会,这是张艺川第二次出四川。

11月,张艺川报考公务员,没想到竟考上了。但思来想去,她还是放弃了,“还是想当护士。”今年1月,张艺川通过考试正式成为芦山县宝盛乡卫生院的护士。

采访间,有人打电话来约她参加“4·20”一周年的活动,张艺川推辞了,“没得空。”然后转过身来对记者说,“妈妈的祭日,要回家里跟爸爸妹妹一起去烧纸。”

如果妈妈在,会有什么愿望?张艺川觉得妈妈会希望她有个男友。其实自己也想结婚了,在卫校同寝室的7个人中5个都已经结婚或订婚。

“或许,将来结婚了,你可以和老公去国外度蜜月,两个心愿放在一起达成。”记者问。张艺川咬起嘴唇,笑着点点头。(本报记者陈岩游飞)

2013年6月

为老百姓做事很幸福

——记芦山县重建办项目推进与质量监督组副组长武静

武静还是那么忙。

从今年开年到现在,作为芦山县重建办项目推进与质量监督组副组长,她的工作千头万绪——既要对379个灾后重建项目进行梳理、落实,开展招标等前期工作,又要对接业主、设计、监理、施工等各方人员。“只怕是要晒得更黑喽!”武静开起了玩笑。

“4·20”地震后,武静被任命为芦山县体育馆安置点临时党委书记。面对500多顶帐篷、5000多名受灾群众,武静对安置点采取了社区模式的管理。不论白天、黑夜,她总是带领临时党委班子走访各个帐篷,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没过多久,武静皮肤黑了、声音哑了、人也瘦了,不过从此多了个名号——“最美雅女”。

去年7月,武静被抽调到芦山县重建办项目推进与质量监督组,又变成铁面无私的女“包公”。不久,芦山县启动灾后重建企业入库备案,一些企业老板想“走后门”,却被纪检系统出身的武静告知“绝不能违背原则”。办理入库申请的企业达到700家,逐一审查过关的企业资料堆了半间屋。

在飞仙关镇进行特困房施工的某企业,就领教过武静的威力。去年12月30日,武静在检查中发现该企业未按设计要求使用钢材,当即找来项目经理要求停止施工,进行整改。项目经理悄悄向武静求情,她却毫不客气:“安全是百年大计,关系到群众生命安全,没有商量余地,必须限期整改!”

最终,在武静和同事们的严格督促下,这批特困房全部返工。全县213套特困房,不仅质量全部过关,还提前一周交房。

去年12月,武静退休返聘,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55岁的武静究竟还会干多久?连她自己也不清楚。“灾后重建中,党员干部必须带头,既然组织信任我、群众肯定我,那我义不容辞。而且,我在工作中与老百姓结下了深情厚谊,为他们做事很幸福,也舍不得离开。”(本报记者余如波)

2013年7月

想建私人根雕博物馆

——记芦山良友木缘根雕艺术馆馆长余德斌

4月16日,芦山良友木缘根雕艺术馆馆长余德斌忙得不可开交。上午11点,两名重庆来的客商来到馆里询问一件根雕艺术品的工艺,余德斌向他们一一详细介绍。不一会儿,重庆客商下了订单。临走时,余德斌热情地向客商赠送一串手珠作为礼物。

“现在生意很红火,每天的订单和零售量都很大,比震前还高出了30%。”余德斌告诉记者,芦山地震给他造成了上百万的损失,所幸人没事,房屋无损,震后第六天就恢复了营业。“我是一个做生意的,抗震救灾的时候什么都做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恢复营业、自力更生,让救灾资源能帮助其他更多的人。”据余德斌介绍,恢复营业之后余震连连,生意谈着谈着就要“黄”。

去年5月,一个韩国客人来到良友木缘根雕艺术馆,没有多说多问,一口气订了近50万元的根雕订单。“那个韩国客户说,他从没见过这么大的灾难,也没见过这么美的艺术品。”余德斌告诉记者,这是震后芦山根雕产业的第一张大订单,对于当时遭受巨大打击的芦山根雕产业无疑是一剂强心剂。去年7月,震后首个订单出货。

在一年的灾后重建中,芦山根雕产业渐渐迎来复苏。“灾后重建为我们带来了援助,也带来了商机,让我们可以接触到全世界的客商。”余德斌翻开一个本子,“你看,我们的客户还有欧洲的、日本的……”

生活和生意都重新走上了正轨,余德斌信心满满。“我计划用三年时间,建一个上万平方米的私人根雕博物馆,把最好的木材、最好的根雕艺术品都纳入其中。”余德斌告诉记者,这就是他的最大心愿——把芦山的根雕艺术推向全世界。(本报记者邓也)

2013年8月

才下“一线”又上“火线”

——记德阳援建组组长于廷哲

“4·20”芦山地震之前,56岁的于廷哲告别德阳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的职位,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地震发生后3个月,德阳被确定援建极重灾区芦山县。于廷哲被委任为带队人。

这一决定背后有两个考量:于廷哲从事经济工作30余年,“在各个岗位都干过”;汶川地震重建时,于廷哲全程参与了北京、江苏等地对德阳的援建。

于是,才从“一线”退下来的于廷哲,率领着近百名援建人员上了灾后重建的“火线”。

8月2日,援建组抵达芦山,于廷哲是全组唯一一个“50后”。

援建组最高峰时有97人,抵达后迅速分散到芦山16个县级部门和6个乡镇开展工作。“芦山与德阳的干部构成不同,工程管理、规划类的干部很缺乏。”

“智力援建任务很重,在德阳接受北京、江苏援建时,我们深有体会,所以也应用到芦山来。”于廷哲表示。

产业援建方面也有创新,从“交支票”变为“交钥匙”。德阳的援建资金被用于一栋标准厂房的建设。该厂房共4层,面积2.3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

同时,德阳方面还通过招商,将本地的骐达实业引进芦山。“这个企业将在芦山建四条制衣生产线,设备更先进,利税可能更多。”

来到芦山后,于廷哲发现,芦山自然资源禀赋极佳,而农业产业化程度非常低。随后,德阳“自选动作”,实施“6+1”对口援建新机制:除德阳经开区援建芦山产业集中区外,全市6个县(市、区))对口支援芦山县6个乡镇。“就是将各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分别运用到各个乡镇。”

德阳援建芦山的计划为时3年。3年后,于廷哲就将近60岁了。于廷哲表示如果组织需要,他也愿意继续在芦山呆下去,“身体比较好,还想多干点儿事。”(本报记者陈岩游飞)

2013年9月

让同学们快乐起来

——记芦山县龙门乡隆兴中心校校长王智强

因为铃铛在维修,学校临时安装了台高音喇叭,每到上下课时间,就用音乐代替铃声。为了不影响其他老师休息,王智强让人把喇叭安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4月18日上午,记者到达隆兴中心校时,刚好遇到下课音乐响起,整个学校一片沸腾,同学们到处跑着跳着,满校园欢快地嬉笑打闹。对于王智强来说,这样的声音是他最熟悉也最喜欢听到的声音:“让同学们快乐起来,尽快走出地震的阴影,是我们所有人的期盼。”

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王智强就提出了“让学生快乐起来”的目标口号,并安排所有老师挨个到学生家家访,了解学生家里的受灾情况,好做心理辅导。

地震后一年,王智强特别忙碌,连寒暑假都没有休息。去年暑假,为了确保同学们在9月1日能从帐篷教室搬到学校教室上课,王智强整个暑假都呆在学校维修加固的建筑工地上,联系建材、协调施工。有次下暴雨,一位县领导悄悄到学校来视察工地,看到王智强在雨中连伞都没有打,在指挥重建,领导很感动,开教师大会时提出表扬。这让王智强反而有些不安:“为了同学们能早日搬进学校,老师们也一直在忘我地工作,我这点其实不算啥。”

王智强的辛苦没有白费——去年9月1日,隆兴中心校如期开学,全校520个学生全部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gaokao.ljyz.com.cn 高考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