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刘碧河在新疆与一个维吾尔族小男孩的合影。(刘碧河本人提供)
8月23日清晨6时许,刘碧河启程前往杭州萧山机场与“战友”会合。作为浙江省“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中的一员,刘碧河将开启一年半的援疆支教生涯。
与身边首次“出征”的教师不同,刘碧河这次是二次援疆。刘碧河是玉环市楚门中学副校长,2017年2月起援疆,在塔里木高级中学任校长,今年7月刚返回,但随即再接援疆指令。
第一次入疆,刘碧河只为实现支教梦想;第二次入疆,刘碧河挑起了沉甸甸的责任。
“掌管”“塔高”一年半高考上重点线人数逐年翻番
2017年2月,刘碧河踏进塔里木高级中学的那刻起,就将自己调至“校长模式”。
阿拉尔市是台州市对口援建地区,塔里木高级中学是该市唯一高中,已有58年历史。由于是二批次生源学校,阿拉尔市不少优质生源都往外流。刘碧河给自己确立的目标是提高办学质量,让更多学生回到“塔高”。
初来阿拉尔市,刘碧河发现,心理健康教育这块,阿拉尔市的中小学校都比较欠缺。于是,弥补心理健康教育“缺口”,成了刘碧河来疆后的第一件事。他向援疆指挥部争取到100万元,2018年4月,阿拉尔市首个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中心在“塔高”成立。
支教期间,刘碧河还在“塔高”广泛开展师徒结对,以“老”带“新”为中青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并先后组织50名新疆老师分两批次,到台州各学校开展为期10天的跟班学习。回校后以公开课、讲座等形式“”教学理念。
刘碧河在“塔高”先后经历两次高考,一组数据显示“塔高”的成长:高考上线率100%;2016年上重点人数31人,2017年66人,2018年108人,逐年翻番;上本科线人数,从原先的500人增至817人。
从陌生人到亲人在阿拉尔有了“爹”和“女儿”
在阿拉尔期间,刘碧河给自己寻了一位“爹”和一个“女儿”。
与刘碧河结对的老人叫托合尼亚孜,60多岁,有3个儿子。作为老人的第四“子”,刘碧河只要一有空,就会去“老爹”家住上一周,同吃同住同劳动。
“老爹待我像亲生儿子,每次去住,他总会给我准备好特色美食,打扫干净房间。”今年7月离疆前,刘碧河特地买了衣物及食物给“老爹”送去。“这次重新回去,他还不知道,我准备给他一个惊喜。”
刘碧河的“女儿”是“塔高”女生,马上要高三了,小姑娘平时生活几乎无人照顾,常年住校,学习成绩处于班级中上水平。除了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补助,刘碧河还经常带她去超市买吃的用的,把她当成自己的小孩照顾。
“本以为要过好多年才能再回来,分别时姑娘很舍不得,信誓旦旦地跟我说要去浙江上大学。”刘碧河笑着说,当时他鼓励小姑娘,如果考上大学,会继续资助她。
从小家到大爱援疆始终是个无悔的决定
援疆一年半,只有在寒暑假刘碧河才回家。好不容易“熬”到他完成任务回家团聚,不想又要启程。
“回到家看父母时,先后接到教育局和新疆那边的电话,说希望我回去。这次,老婆不肯了,跟我整整冷战了两天。”说到这里,刘碧河无奈地笑了。
刘碧河说,家里的情况曾让他犹豫。奶奶已94岁高龄,夫妻双方父母都上了年纪,13岁的儿子刚上初二,正处于叛逆期。在他第一次援疆期间,家里大小事全搁在了妻子身上,就连前些年买的新房也因此搁置装修。今年初,考虑即将回乡,新房才启动装修,现在再次援疆又要被按下“暂停键”。
“组织的召唤就是命令。能二次援疆,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个人的信任,最后妻子还是支持了我的决定。”刘碧河红了眼眶,“这次一走,我会错过儿子中考,想想挺内疚。”
第一轮援疆支教期间,刘碧河在“塔高”提出了三年发展规划,并为学校争取到400多万元的办学资金,欲将“塔高”打造成南疆的特色学校。
文章来源于:http://gaokao.ljyz.com.cn 高考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