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9月9日电(记者娄辰)上个月,山东大学第16届研究生支教团到达新疆伊宁县,续写了这所学校坚持了16年的支教活动。16年间,146名山大研究生在山西、新疆等地不间断地进行着爱心接力,“凡我在处,便是山大”,这是他们喊出的口号。
成立于1901年国家危难之际的山东大学堂,不仅在当时承载着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而且在以后的发展中,一直践履着立德树人的教育圣责。百余年来,山东大学坚守“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形成了“崇实求新”的校风,并逐步凝练和确立了“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
山东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平生说,“学无止境”意在“为学”,不仅是指对知识和技能的追求,更包含了对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的追求。“气有浩然”意在“为人”,是以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体现了孟子所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以永不满足的执著精神激励广大师生在学术和人生的历程中勇于登攀,不断追求文化知识、技术能力、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完美境界。
山东大学学生张磊对记者说:“感受到校训给我们的激励和告诫,告诫我们要成为一个心系国家、心系社会,一身正气的人才。”学生郭旺则表示:“就像一根小火柴,燃烧自己,只要能发出一点光热,我觉得这就是我的价值所在。”
“山东大学校训虽然凝练形成于2002年,成熟完善于2011年的110周年校庆之际,却是山东大学100多年文化积淀的集中体现,更是山东大学立足新世纪、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李平生说。
“学无止境,气有浩然”也是激励山大师生砥砺前行的精神传承。山东大学主编的《文史哲》,发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汉学界有广泛影响。前不久,《文史哲》英文版创刊号正式首发,为传播中国文化打开了新窗口。
山东大学教授、《文史哲》主编王学典说:“文史哲英文版的创刊就是出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以前,我们只是消极被动等待西方来翻译我们的东西,我们没能采取主动走出去的姿态。”
山东大学校长张荣表示:“学校的命运和天下安危、国家兴衰、民族存亡以及社会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每一个山大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历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得每一个山大人从灵魂深处刻下爱国主义的特质。”
文章来源于:http://gaokao.ljyz.com.cn 高考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