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正在上课。
彝族学子黄云岭在自己的枕套里藏了一个秘密——一张好朋友写给自己的明信片。
这张明信片给了黄云岭勇气和信心,让她度过了高考前最焦虑不安的时光。高考理科702分,黄云岭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北京大学医学部,而这张明信片,她准备一直带在身边,陪伴自己。
跨越千里求学路
黄云岭家住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从小生活在当地的她,因一个招生政策,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
自2016年起,云南省教育厅、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批准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开办云南省高中“民族班”,面向全省招收少数民族优秀应届初中毕业生。同年,昆明市在昆一中、昆三中、云师大附中呈贡校区等5所优质高中开办“阿诗玛班”和“民族班”,专项招收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初中毕业生。
正是有了这样的招生政策,黄云岭于3年前考上了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的“民族班”,从500多公里外的丽江,踏上了来昆的求学路。
初至昆明的不安与胆怯,因为同学的热情和教师的关爱而化解了,但黄云岭还有一个“毛病”,一直隐藏在心底。
每逢模拟考试,黄云岭都能考好,可一旦正式考试,她就会特别紧张。中考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她没能考到理想的分数。
临近高考,她更紧张了,每天晚上熄灯后,趟在床上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睡。
黄云岭的异常,被同宿舍的段雨卉看在了眼里。
一天晚自习,段雨卉主动找到黄云岭,让她放下课本,一起去校园里走一走、聊聊天。
“大不了复读,明年再战!”“放手一搏,加油!”连续两个晚上,段雨卉陪伴黄云岭在校园里僻静的角落大声地呐喊,希望她把紧张的情绪宣泄出来。
感觉黄云岭还是有些紧张,段雨卉又递来了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知道你的焦虑,也明白你的苦恼,但请不要焦虑和恐惧,你的身边围绕着关心、祝福你的人……
高考最后的冲刺阶段,每个学生恨不得把每分每秒转化成高考分数,黄云岭未承想到,身边的同学竟然愿意用宝贵的时间,来关心和安慰自己。
紧紧地握着手中的明信片,黄云岭突然觉得比起高考成绩而言,能收获同学的珍贵友谊,是一件更幸福的事情。她放松了心态,从容面对高考,最终考出了理科702分的好成绩。
平台越高梦越近
两年前,户籍在石林县西街口镇大宜奈村的彝族女孩冯珏,以572分(含加分6分)的中考成绩,考入了昆一中“民族班”。她报这个班最初的目的,是想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母亲离异后,带着冯珏一起生活,家里的经济收入全靠她经营服装的小店维持。
得知昆明市招收“阿诗玛班”和“民族班”学生,并由市级财政按照每人每年1万元的标准补助学校,用于学生的学杂费、住宿费、教科书费和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后,冯珏便决定来昆明读高中。
现如今,学费、住宿费全免,冯珏每个学期还能得到约5000元的生活补助。没有了后顾之忧,今年读高三的冯珏有了新目标:明年报考北京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她说:“从石林县来昆一中读书,让我踏上了更高的平台,离自己心目中的大学更近了一些。”
今年寒假,来自丽江市永胜县的杨依晨,参加了清华大学的冬令营,这是她第一次走进全国顶尖的高校。
与走进清华大学的激动相比,刚入学的杨依晨没有对未来产生太大的期待。惯有的胆怯和不自信,对高中课程的模糊猜想,曾令她彻夜难眠。
一次,杨依晨因作业完成不好,被任课教师批评了。“是不是老师不喜欢自己,或是自己太愚笨了不受待见。”整个晚自习,她都在胡思乱想中度过。
“我希望我的严厉,是你成长的催化剂……”回宿舍的路上,收到老师发来的信息时,杨依晨被感动了。
今年,杨依晨高考取得了文科661分,第一志愿填报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她说:“相对其他县区而言,昆明的教育资源更丰富,我们能学到的东西更多,接触面也更广。”
“民族之花”盛开时
家住寻甸县、昆三中“民族班”的兰敏,至今仍记得班级第一次聚餐的情景。
兰敏是回族,进入昆三中“民族班”后,学校把少数民族学生与其他学生混合编班,公平对待,让他们一起学习生活、共同进步。
一次,班级外出参加活动后,大家提议一起聚餐,吃傣味手抓饭。
忐忑不安的兰敏跟随同学们坐在了饭桌前,欲言又止。既想和同学们说一声自己不能吃这些东西,又怕扫了同学们的兴致。上菜前的那一刻,班主任把一份饭菜递给了她:“不用担心,给你专门点了一份。”
看着班主任微笑的脸庞,兰敏惊喜不已:“很意外,原来老师一直都惦记着我。”
昆三中教务处主任熊坚说,为了让少数民族学生在校园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学校除每个班级的班主任外,还给“民族班”配置了专职班主任,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在云师大附中呈贡校区,每个年级的“民族班”不仅有专职的班主任,还有专职班长。哈尼族女孩文婉嫣,就是学校2020届“民族班”的班长。
作为班长,文婉嫣主要负责“民族班”日常事务的管理和活动组织安排。3年来,文婉嫣早已记不得为了一个简单的通知,爬过多少级楼梯、进了多少间教室,她说:“当班长虽然事情多而琐碎,但成就感大于疲惫感。”
今年高考理科成绩710分的兰敏,填报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医学部。
临沧市布朗族女孩张琪琪被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录取;
文山州壮族男孩田宇被清华大学(自动化)录取;
红河州彝族女孩师琪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
怒江州白族男孩杨柳被复旦大学录取……
据统计,“民族班”和“阿诗玛班”考入北大、清华、复旦、南开等重点大学学生的比重逐年增加。
今年,在昆明市下达的招生计划中,又将有170名“阿诗玛班”“民族班”学子来主城区的优质高中就读,他们全新的人生之门即将由此开启。(记者蔡晓磊摄影报道)
结束语
“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这不是一句宣传口号,而是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的实际行动。
“一村一幼”建设让学前教育资源延伸至农村;出台政策让随迁子女、“民族班”和“阿诗玛班”学生享受与主城区孩子同等的优质资源;送教上门让残疾儿童也能在家上学;教育扶贫缩短了城乡之间差距……一所所学校、一个个故事、一项项政策,诠释了昆明市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系列报道收官了,但让更多孩子享受到公平优质教育的故事,仍在继续。
责编:徐前、朱红霞)人民日报人民网+手机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人民视频人民智云人民智作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
文章来源于:http://gaokao.ljyz.com.cn 高考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