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高考网 > 洛阳市 > 正文

来洛阳,探寻古代学子“高考之路”

2023/7/26 13:50:18 点击:

来源时间为:2023-06-08

科举考试的发展与洛阳有密切的关联,洛阳也遗留了许多与科举文化相关的遗址。高考结束后,不妨带孩子去看看。

一年一度的高考,一年一度的盛会。莘莘学子如同战士,执笔仗剑,以梦为马,为青春的梦想拼搏。

可你知道吗?古代人们一样相信“读书改变命运”,也得面临“高考”——科举。

科举制度始创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兴盛于明、清,被废除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年。古代考生的“高考”之路困难重重:先得通过童试,成为生员,或曰秀才,之后经过层层选拔,才能“闯三关”,通过乡试、会试、殿试,才能中进士、夺状元。据统计,隋至清,在科举考试中获状元者有600多人,咱们洛阳上榜7人。

科举考试的发展与洛阳有密切的关联: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后,设“进士科”;武则天在洛阳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因此,洛阳也遗留了许多与科举文化相关的遗址。高考结束后,不妨带孩子去看看。

明堂

明堂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非常重视选拔人才,她首创了殿试制度。殿试是科举考试中的最后一级,也是最高一级。历代殿试多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过关,就是进士,第一名便是状元。如今的明堂政绩厅内主要展示的就是武则天殿试、武举的创立等事迹。

俯瞰明堂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所谓明堂,即天子之庙,是朝廷宣明政教的地方,是皇权的标志和象征。据《旧唐书》记载,垂拱三年(公元687年)春,武则天下令拆毁洛阳宫的正殿乾元殿,在此建明堂,由薛怀义负责这项工程。一年后,明堂完工。它在历代明堂中最为壮观,共分三层,下方上圆,分别对应四时、十二时辰和二十四节气,又名万象神宫。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厉害了黄岛的高考生!西海岸新区9人进入北大清华录取范围!
抗疫保民生,三门峡邮政同心前行
轻信“高考保过班”家长花数万元感觉“被坑了”
最新图文
抗疫保民生,三门峡邮政同心前行
轻信“高考保过班”家长花数万元感觉“被坑了”
上海交通大学全力推进定点扶贫洱源县工作